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
二类自主招生简章(田径方向)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配合深化我市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我校艺术、体育学科特色发展,切实做好我校二类自主招生考核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一、招生计划
1.招生专项:男子100米2人、男子200米1人、男子跳远1人。
2.招生范围:面向全市招收ACD类初中应届毕业生,不限户籍。
二、现场报名
1.报名方式:现场报名
2.报名时间:2024年6月14-6月18日,上午9:00-12:00,下午2:30-5:30。
3.报名要求
(1)现场报名时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A.学生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B.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C.近期一寸蓝底彩色证件照4张
D.相关奖状或初中学校相关专业教师推荐信。
(2)报名考生需身体健康、四肢健全,无色盲、色弱、传染性等疾病。通过初审的考生需在领取准考证时,出示三甲及以上级别医院的体检合格证明。
(3)申报二类自主招生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按学校招生方案要求提交报名材料,进行现场报名;学校通过中考中招管理系统(网址:http://www.szzk.edu.cn)确认并录入考生信息、考生申报学校和申报专项,学校对考生进行报名资格审核。
(4)现场报名时,学校将通过面谈了解考生相关专业细项和基本情况,考察是否符合本校招生需求,并向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下发《2024年深圳市普通高中二类自主招生申报志愿告知书》(“告知书”样本见附件)。
(5)考生在初中阶段参加由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活动,有获奖经历的,只可作为考生报名的附加条件,不可作为报名的唯一条件,且不可作为专项成绩给予加分或降分;没有上述获奖经历的,考生可提供初中毕业学校多位相关专业教师签名证明的特长专业现状水平推荐信,或由招生学校对其进行专项面谈初步考察其特长情况。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牵头组织的获奖证书,不可作为报名资格要求限定学生报名,更不可作为录取标准和依据。
6.考生申请材料应当清晰、真实、完整。如果考生的申请材料存在弄虚作假的内容,一经发现,取消自主招生资格;已经录取的,取消录取;已经入学的,按教育局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4.资格审核
(2)6月22日,整理拟入围考生名单,上校长办公会讨论备案,并于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公示(https://sztuhs.sztu.edu.cn/)。
三、专项考核准考证领取
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将在6月22日后于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公示5天(https://sztuhs.sztu.edu.cn/),专项考核准考证于考试当天现场领取(学校凭考生中考号在中考中招管理系统网络中统一打印,并加盖招生学校公章后发给考生),考试当天考生凭专项考核准考证参加考核。
四、专项考核时间
专项考核时间6月30日,具体考核时段以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官网(https://sztuhs.sztu.edu.cn/)发布的招生方案为准。
五、专项考核要求
1.我校按照中考工作整体要求,自行安排考核地点、考核内容、考场纪律,并做好考核全程记录及考核结果公示工作。
2.申报二类自主招生的考生,须在参加专项考核当天或专项考核成绩公示前,签定并提交《2024年深圳市普通高中二类自主招生申报志愿确认回执》(“回执”样本见附件),明确考生本人申报意愿并服从录取程序。未提交确认回执的考生视为放弃二类自主招生学校志愿,不予以录取。
六、专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考试内容分为专项考试(50%)+素质考试(成绩30%+技术评价20%)
1、专项考试评分标准(三选一):
男子
|
女子
|
分值
|
100米
|
200米
|
跳远
|
100米
|
200米
|
跳远
|
100
|
11.3
|
22.7
|
6.8
|
12.7
|
26.2
|
5.3
|
98
|
11.35
|
22.8
|
6.72
|
12.8
|
26.4
|
5.22
|
96
|
11.4
|
22.9
|
6.64
|
12.9
|
26.6
|
5.14
|
94
|
11.45
|
23
|
6.56
|
13
|
26.8
|
5.06
|
92
|
11.5
|
23.1
|
6.48
|
13.1
|
27
|
4.98
|
90
|
11.55
|
23.2
|
6.4
|
13.2
|
27.2
|
4.9
|
88
|
11.6
|
23.3
|
6.3
|
13.3
|
27.4
|
4.82
|
86
|
11.65
|
23.45
|
6.2
|
13.4
|
27.6
|
4.74
|
84
|
11.7
|
23.6
|
6.1
|
1350
|
27.8
|
4.66
|
82
|
11.8
|
23.75
|
6
|
13.6
|
28
|
4.58
|
80
|
11.9
|
23.9
|
5.9
|
13.7
|
28.2
|
4.5
|
75
|
12.1
|
24.2
|
5.75
|
13.9
|
28.5
|
4.42
|
70
|
12.3
|
24.3
|
5.6
|
14.1
|
28.8
|
4.36
|
65
|
12.5
|
24.7
|
5.45
|
14.3
|
30.1
|
4.28
|
60
|
12.7
|
25
|
5.3
|
14.5
|
30.4
|
4.2
|
55
|
12.9
|
25.3
|
5.15
|
14.7
|
31.7
|
4.1
|
50
|
13.1
|
25.6
|
5
|
14.9
|
31
|
4
|
2、素质考试评分标准(两项必考):
(1)立定三级跳
动作要求:
考生原地双脚站立在起跳线后,做预摆动作的过程中,前脚掌不能离地,如有违反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考生起跳时不能触及或超越起跳线,如有违反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立定三级跳远的动作要求:考生原地双脚起跳后,可以用任何一只脚落地(第一跳),跨步跳时用另外一只脚落地(第二跳),最后双脚落地完成跳跃动作(第三跳),凡不符合上述动作要求,则判为试跳失败。
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的触地点较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测试方法:
每名考生三次测试机会,取最远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评分标准:
男子
|
女子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100
|
9.50
|
75
|
8.75
|
50
|
7.70
|
100
|
7.90
|
75
|
7.20
|
50
|
6.20
|
99
|
9.47
|
74
|
8.72
|
49
|
7.65
|
99
|
7.88
|
74
|
7.17
|
49
|
6.15
|
98
|
9.44
|
73
|
8.69
|
48
|
7.60
|
98
|
7.86
|
73
|
7.14
|
48
|
6.10
|
97
|
9.41
|
72
|
8.66
|
47
|
7.55
|
97
|
7.84
|
72
|
7.11
|
47
|
6.05
|
96
|
9.38
|
71
|
8.63
|
46
|
7.50
|
96
|
7.82
|
71
|
7.08
|
46
|
6.00
|
95
|
9.35
|
70
|
8.60
|
45
|
7.45
|
95
|
7.80
|
70
|
7.05
|
45
|
5.95
|
94
|
9.32
|
69
|
8.56
|
44
|
7.40
|
94
|
7.77
|
69
|
7.02
|
44
|
5.90
|
93
|
9.29
|
68
|
8.52
|
43
|
7.35
|
93
|
7.74
|
68
|
6.99
|
43
|
5.85
|
92
|
9.26
|
67
|
8.48
|
42
|
7.30
|
92
|
7.71
|
67
|
6.96
|
42
|
5.80
|
91
|
9.23
|
66
|
8.44
|
41
|
7.25
|
91
|
7.68
|
66
|
6.93
|
41
|
5.75
|
90
|
9.20
|
65
|
8.40
|
40
|
7.20
|
90
|
7.65
|
65
|
6.90
|
40
|
5.70
|
89
|
9.17
|
64
|
8.36
|
39
|
7.15
|
89
|
7.62
|
64
|
6.86
|
39
|
5.65
|
88
|
9.14
|
63
|
8.32
|
38
|
7.10
|
88
|
7.59
|
63
|
6.82
|
38
|
5.60
|
87
|
9.11
|
62
|
8.28
|
37
|
7.05
|
87
|
7.56
|
62
|
6.78
|
37
|
5.55
|
86
|
9.08
|
61
|
8.24
|
36
|
7.00
|
86
|
7.53
|
61
|
6.74
|
36
|
5.50
|
85
|
9.05
|
60
|
8.20
|
35
|
6.95
|
85
|
7.50
|
60
|
6.70
|
35
|
5.45
|
84
|
9.02
|
59
|
8.15
|
34
|
6.90
|
84
|
7.47
|
59
|
6.65
|
34
|
5.40
|
83
|
8.99
|
58
|
8.10
|
33
|
6.85
|
83
|
7.44
|
58
|
6.60
|
33
|
5.35
|
82
|
8.96
|
57
|
8.05
|
32
|
6.80
|
82
|
7.41
|
57
|
6.55
|
32
|
5.30
|
81
|
8.93
|
56
|
8.00
|
31
|
6.75
|
81
|
7.38
|
56
|
6.50
|
31
|
5.25
|
80
|
8.90
|
55
|
7.95
|
30
|
6.70
|
80
|
7.35
|
55
|
6.45
|
30
|
5.20
|
79
|
8.87
|
54
|
7.90
|
29
|
6.65
|
79
|
7.32
|
54
|
6.40
|
29
|
5.15
|
78
|
8.84
|
53
|
7.85
|
28
|
6.60
|
78
|
7.29
|
53
|
6.35
|
28
|
5.10
|
77
|
8.81
|
52
|
7.80
|
27
|
6.55
|
77
|
7.26
|
52
|
6.30
|
27
|
5.5
|
76
|
8.78
|
51
|
7.75
|
26
|
6.50
|
76
|
7.23
|
51
|
6.25
|
26
|
5.0
|
技术评价标准
立定三级跳技术评价标准
|
A(80-100)
|
起跳迅速,力量爆发力强,身体前倾适度,起跳后空中动作流畅。 空中动作舒展,连续性好,每一步之间的衔接流畅,身体姿态稳定。 落地稳定,能够控制好身体平衡,减少能量损失。
|
B(60-80)
|
起跳速度较快,力量表现不错,身体前倾基本合理,空中动作较流畅。 空中动作较舒展,连续性较好,步与步之间衔接较流畅,身体姿态基本稳定。 落地较稳定,基本能够保持身体平衡,能量损失较小。
|
C(40-60)
|
起跳速度一般,力量稍显不足,身体前倾程度一般,空中动作稍显僵硬。 空中动作一般,连续性一般,步与步之间衔接稍显生硬,身体姿态不够稳定。 待提高:空中动作僵硬,连续性差,步与步之间衔接不流畅,身体姿态不稳定。 落地时身体平衡控制一般,能量损失较大。
|
D(0-40)
|
起跳速度较慢,力量不足,身体前倾不合理,空中动作不流畅。 空中动作僵硬,连续性差,步与步之间衔接不流畅,身体姿态不稳定。 落地不稳定,身体平衡控制差,能量损失大。
|
(2) 原地推铅球
动作要求:
考生双脚着地,单手持球于肩上,贴近颈部;投掷时,双脚由静止开始(即不能滑步、垫步、上步),否则视为犯规;最后用力无论采用支撑投或跳投技术,铅球必须由肩上推出。
在投掷过程中,身体和器械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触及投掷圈铁圈上沿或圈外的地面包括铅球抵趾板的上面,否则即为投掷失败。
完成投掷且铅球落地以后,考生才能离开投掷圈,且必须从投掷圈后半圈或延长线后面退出。
测试方法:
每名考生三次测试机会,取最远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评分标准:
男子5kg
|
女子4kg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100
|
12.30
|
75
|
10.38
|
50
|
8.06
|
100
|
9.50
|
75
|
8.33
|
50
|
6.76
|
99
|
12.24
|
74
|
10.30
|
49
|
7.96
|
99
|
9.47
|
74
|
8.28
|
49
|
6.69
|
98
|
12.18
|
73
|
10.22
|
48
|
7.86
|
98
|
9.44
|
73
|
8.23
|
48
|
6.62
|
97
|
12.12
|
72
|
10.14
|
47
|
7.76
|
97
|
9.41
|
72
|
8.18
|
47
|
6.55
|
96
|
12.06
|
71
|
10.06
|
46
|
7.66
|
96
|
9.38
|
71
|
8.13
|
46
|
6.48
|
95
|
11.98
|
70
|
9.98
|
45
|
7.56
|
95
|
9.33
|
70
|
8.08
|
45
|
6.41
|
94
|
11.90
|
69
|
9.90
|
44
|
7.46
|
94
|
9.28
|
69
|
8.03
|
44
|
6.34
|
93
|
11.82
|
68
|
9.82
|
43
|
7.36
|
93
|
9.23
|
68
|
7.98
|
43
|
6.27
|
92
|
11.74
|
67
|
9.74
|
42
|
7.26
|
92
|
9.18
|
67
|
7.93
|
42
|
6.20
|
91
|
11.66
|
66
|
9.66
|
41
|
7.16
|
91
|
9.13
|
66
|
7.88
|
41
|
6.13
|
90
|
11.58
|
65
|
9.56
|
40
|
7.04
|
90
|
9.08
|
65
|
7.81
|
40
|
6.04
|
89
|
11.50
|
64
|
9.46
|
39
|
6.92
|
89
|
9.03
|
64
|
7.74
|
39
|
5.95
|
88
|
11.42
|
63
|
9.36
|
38
|
6.80
|
88
|
8.98
|
63
|
7.67
|
38
|
5.86
|
87
|
11.34
|
62
|
9.26
|
37
|
6.68
|
87
|
8.93
|
62
|
7.60
|
37
|
5.77
|
86
|
11.26
|
61
|
9.16
|
36
|
6.56
|
86
|
8.88
|
61
|
7.53
|
36
|
5.68
|
85
|
11.18
|
60
|
9.06
|
35
|
6.44
|
85
|
8.83
|
60
|
7.46
|
35
|
5.59
|
84
|
11.10
|
59
|
8.96
|
34
|
6.32
|
84
|
8.78
|
59
|
7.39
|
34
|
5.50
|
83
|
11.02
|
58
|
8.86
|
33
|
6.20
|
83
|
8.73
|
58
|
7.32
|
33
|
5.41
|
82
|
10.94
|
57
|
8.76
|
32
|
6.08
|
82
|
8.68
|
57
|
7.25
|
32
|
5.32
|
81
|
10.86
|
56
|
8.66
|
31
|
5.94
|
81
|
8.63
|
56
|
7.18
|
31
|
5.23
|
80
|
10.78
|
55
|
8.56
|
30
|
5.80
|
80
|
8.58
|
55
|
7.11
|
30
|
5.12
|
79
|
10.70
|
54
|
8.46
|
29
|
5.66
|
79
|
8.53
|
54
|
7.04
|
29
|
5.01
|
78
|
10.62
|
53
|
8.36
|
28
|
5.52
|
78
|
8.48
|
53
|
6.97
|
28
|
4.90
|
77
|
10.54
|
52
|
8.26
|
27
|
5.38
|
77
|
8.43
|
52
|
6.90
|
27
|
4.79
|
76
|
10.46
|
51
|
8.16
|
26
|
5.24
|
76
|
8.38
|
51
|
6.83
|
26
|
4.68
|
技术评价标准
铅球技术评价标准
|
A(80-100)
|
准备姿势稳定,身体力量预加载充分,有利于后续发力。 发力动作流畅,力量爆发力强,铅球控制稳定,出手角度与速度合理。 跟随动作流畅,身体平衡保持好,避免犯规动作。
|
B(60-80)
|
准备姿势较稳定,身体力量预加载较好,能够为发力提供一定支持。 发力动作较流畅,力量表现不错,铅球控制较好,出手角度与速度基本合理。 跟随动作较流畅,身体平衡保持较好,偶尔出现小幅度晃动。
|
C(40-60)
|
准备姿势一般,身体力量预加载不足,可能影响发力效果。 发力动作一般,力量稍显不足,铅球控制一般,出手角度与速度不够理想。 跟随动作一般,身体平衡保持一般,有时出现晃动。
|
D(0-40)
|
准备姿势不稳定,身体力量预加载不充分,发力效果差。 发力动作不流畅,力量不足,铅球控制不稳定,出手角度与速度不合理。 跟随动作不流畅,身体平衡保持差,经常出现晃动或犯规动作。
|
专项考试结束后考生需要现场确认成绩并且签署回执。
七、录取与公布
1.录取工作应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和学校专项考核成绩权重比例,安排在全市统一划线录取前进行。
2.学校事先不划定专项合格分数线,待专项考核之后再划定。
3.录取办法:将考生的中考成绩和学校专项考核成绩统一折算为百分制后,按照中考成绩占60%,学校专项考核成绩占40%合成总分,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名单,总成绩排序相同的,再以其学校专项考核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提出拟录名单,直至录满计划人数。
4.中考成绩控制线:400分
5.录取条件:参加二类自主招生考生的中考分数须达到报考学校划定的体育中考成绩控制线,体育类考生不得低于75%;不可录取综合素质评价不达标的考生。
6.凡申报二类自主招生的考生仍须填报普通学校志愿。凡被二类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得退档,不能再参加其他固定划线批次学校录取;未被自主招生学校录取的考生,则根据中考文化成绩和普通学校志愿顺序,参加普通生录取。
7.学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审定的,并向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依法依规录取。按照二类自主招生计划的专项要求严格录取,且本校内各专项之间的招生计划不得互相调剂。各项招生不降低标准、不增补计划,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直接转为普通生招生计划。
8.学校于2024年7月1日前完成学校专项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的公示,中考成绩公布后进行拟录名单的公示,拟录名单不得超过计划人数。两项工作的公示期均为5天,并将公示无异议的名单报市教育局审核后由市招考办录取。
八、咨询及投诉处理机制
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将严格监管招生流程,确保招生过程阳光透明,结果公开公平公正。
1.监督机制
我校将成立自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校党委代表、校纪委代表、教师代表组成自主招生监督小组,对自主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2.咨询与投诉
深圳市教育局监督投诉电话:83226534(体育)88120335(艺术)邮箱:tcs@sz.edu.cn。
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网址: https://sztuhs.sztu.edu.cn/。
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咨询电话:66886522;监督投诉电话:66885996。
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自主招生投诉电子信箱:sjdxfz@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