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程纷落地 开辟认知新领域——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技术创新实践课程精彩开讲

2022年9月20日,深技大附中迎来了新学期技术创新实践课程正式开课的日子,这是我校创校以来第二年开设此课程。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校首次开设的技术创新实践课程成功实现开门红,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喜爱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回顾过去的一年,我校在积极响应“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在大力实施“扬长教育”,以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为代表的多元化、特色化课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技大附中为建设中国一流附中所迈出的一大步。

今年我校开设的技术创新课程共41门,由高中至大学衔接创新课程、学科培优竞赛、文化熏陶、艺体发展四大类组成,无论是课程数量还是课程延展度,都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深圳技术大学院士、教授团队强劲助力,为我系学生开设了《光学成像与显微》《半导体器件及应用》《汽车结构与造型设计》《机器人与传感器》《德语课程》《德语语言与德式思维》《体育舞蹈》等一系列科技前沿课程。

 

 

 

 

 

 

 

   

此外,本校骨干教师及近两年入职的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积极开设了一批校本课程,《金庸小说研究》《逻辑的力量》《数独启蒙》《校园植物鉴赏及分类》《高中生物实验与科学史探究》《哲学的邀请》《心理电影解析》《日本动漫作品赏析》《信息竞赛-Python网络爬虫与信息提取》等等,课程丰富多彩、各具趣味;音体美教师也摇身一变,教授学生如何做手工,让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能收获乐趣,找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凡此种种,充分证明了我校将“求真求实,动脑动手”的校训落到了实处。

 

 

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分层教学,以提尖拔优为重要抓手的学科竞赛则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老师们在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不忘带领学生探索数理化生及信息学科的奥妙,通过讲解、训练、挑战有一定难度的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让部分尖子生自由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而作为学生引路人的竞赛教练们都身手不凡,其中多名老师是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的高级教练。

为了上好技创课,老师们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高一年级李双双老师用心为学生准备了35份制作精美的纸质邀请函;肖韵婕老师为了上好第一节课,不仅牺牲休息时间不断打磨课件,还向备课组长请教教学经验、与老师们讨论上课思路。

技术创新实践课可以让老师们将自己读硕士、博士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系统深入地传授给学生,给老师们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众多青年教师即使身处基础教育阶段,也可以密切关注学术动向,做到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统一,黄春老师的《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便是一门很受学生喜爱的学科。  

 

“没有选择的教育就不是最好的教育。”面对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这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也给了学生尽情放飞自我、展现才能的机会,恰恰是包括深技大附中在内的深圳教育的一大优势。走在教育改革前沿,深技大附中能够最大程度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附:部分来附中上课的深圳技术大学教授简介

 

罗一星,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机器视觉检测等。主要承担《机器人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学》、《电子技术实习》、《项目工作》等机械与电子相关专业课程。有多年在世界500强外企研发部门工作的经历,具备各类型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研发和系统集成的经验。

马正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9月于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工作于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2017年9月至今,工作于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主要研究领域:汽车结构设计与安全、乘员损伤与防护、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等。先后主持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纵向课题7项,其他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相关领域高水平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9篇、EI检索6篇;申报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季涛,深圳技术大学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长期担任《大学物理》课程教师,在2008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学》骨干教师称号,主要从事半导体异质结器件光电检测方面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Dalton Transactions和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

张旭辉,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讲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1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光电子学博士学位。2014年到2020年先后就职于科锐(香港)有限公司、海信(香港)有限公司和深圳锋视科技有限公司。历任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和首席光学工程师职位。长期从事光电子器件与成像方面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在线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在研项目: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光学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深圳市高端人才项目“高精度数字全息显微扫描系统研发”,深圳技术大学教研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半导体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动态调整研究”。

廖然,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对外德语教学专业,曾任职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杜塞尔多夫),现为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见习讲师。

刘斯灵,硕士研究生,2019至今担任体育与艺术学院体育舞蹈见习讲师。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舞蹈(国标舞)专业。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国家一级教师、国家一级裁判,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体育舞蹈中级教师,中级裁判。2022年带深圳技术大学体育舞蹈队参加第八届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锦标赛夺得了11个第一名、8个第二名、7个第三名等多个名次的好成绩。2021年带队获得第七届广东省高校体育舞蹈锦标赛获得7个第一、5个第二、5个第三的好成绩。2020年获深圳技术大学讲课竞赛三等奖。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为李谷一等众多明星伴舞,曾多次参加全国体育舞蹈比赛获得优异成绩,2018年被评为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小童大艺》优秀指导教师。

杨玥,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德文系见习讲师,主要承担大学德语A1阶段课程,教育背景:2014年9月到2018年7月,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文学学士;2016年9月到2017年7月,费希塔大学交换生;2018年10月到2020年9月,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国际管理专业硕士。

 


源 | 校教务处

供稿 | 郭青青

图片 | 杨  展

编辑 | 韦星宇

初审 | 尹有存

再审 | 王  娟

终审 | 田祚鹏

相关新闻

查看更多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