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高一年级下学期技术创新课程正式开课。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依托深圳技术大学院士、教授团队,开展了创新课程建设体系建设,在本学期开设了科技创新实践、竞赛培优、文化艺体发展等三类技术创新实践课程,决心坚持在基础教育阶段走出一条首创性、标志性的改革之路,走出一条深圳基础教育先行示范探索之路。
深圳技术大学教授、博士团队为附中学子精心授课,《纳米医学技术》《光学成像与显微》《工业机器人与传感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汽车结构设计基础》《初识人工智能》《德语语言与德式思维》《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等课程在技大附中集体亮相,异彩纷呈。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现阶段我国的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人为地割裂了二者的紧密关系,造成了人才培养机制的断裂。在高中阶段这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期,深技大附中依托深圳技术大学教授、博士团队,开设科技创新实践课程,有效加强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让学生走近前沿理论,践行“求真求实、动手动脑”的校训精神,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爱好和兴趣,为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高考改革和强基计划的大招生背景下,为拓展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素养,深技大附中从全国各地引进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的优秀竞赛教练,为学生开设一系列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学科竞赛课程,以赛促教,以赛促优,引导教师精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以期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天花板,做到竞赛能力与高考基础的齐头并进。
此外,为促进学生的多元全面发展,培养文化底蕴深厚、思维能力突出、创新潜质明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造之材,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还开设了文化艺体发展类课程。《中国精品宫扇画》《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电影中的心理学》《红楼梦新解》《音乐合唱团》《高中篮球基础》《校园植物鉴赏及分类》等课程,涉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成长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或轻点翰墨,让色彩在笔尖生花,或穿梭光影,领会心理学的奥妙,或神游英伦,让莎翁的诗句在心中回响。
以学生兴趣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目标,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技术创新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为学生的多元成长提供多样化的平台,拓宽育人途径,使学生获得更加精彩的人生体验。深技大附中的创新课程体系必将为附中学子铺就成长之梯!
附:部分来附中授课的技大教授、博士简介
刘清侠,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技术大学聚龙学院院长,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表面与界面前沿科学和应用工程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对物质表面和界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基础理论有深刻的研究和见解,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6篇,获美国专利授权27项、中国专利授权20项,部分专利成功得到商业应用,在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
和树庆,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人才,深圳市高新技术专家库成员。中科院&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医学、分子探针及生物医学成像、肿瘤诊断和治疗、生物检测与生物传感、生物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等。
罗一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现就职于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机器视觉检测等。主要承担《机器人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学》、《电子技术实习》和《项目工作》等机械与电子专业的相关课程。具有多年在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研发部门工作的经历,具备各类型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研发和系统集成的经验。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马正伟,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担任汽车工程系主任、院长助理、实验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汽车结构设计与安全、乘员损伤与防护、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等。先后主持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纵向课题7项,其他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相关领域高水平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9篇、EI检索6篇;申报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赵珩,博士,为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助理教授,2016年获得法国上阿尔萨斯大学和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共同颁发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博士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并于2019年获得法国上阿尔萨斯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熟练掌握英,法两门外语和基础德语。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建模,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
张旭辉,博士,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讲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201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光电子学博士学位。2014-2020年先后就职于科锐(香港)有限公司、海信(香港)有限公司和深圳锋视科技有限公司。历任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和首席光学工程师职位。张博士长期从事光电子器件与成像方面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在线精密测量技术等。曾获得2020年深圳技术大学讲课竞赛二等奖和2021年深圳技术大学优秀班主任等奖励。
来源 | 校教务处
供稿 | 尚新仁
图片 | 庞凯元
编辑 | 熊翔宇
初审 | 郑淇予
再审 | 尹有存
终审 | 田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