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选择的教育就不是最好的教育”。多元化、特色化的课程是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为建设中国一流附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也是为学子们精心铺就的攀云之梯。“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深技大附中依托深圳技术大学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开展示范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活动。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所设置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不仅适应了当前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而且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开辟认知新领域,创设实现梦想的多元通道,使学生获得更加精彩的人生体验。基于“五育并举”思想和学校工作要求,学校开设了技术创新实践课程、数理培优竞赛课程、足球竞赛课程、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等四大类别。
技术创新实践课程--深圳技术大学院士教授亲自授课
课程涵盖自然现象的启示与科学发现、生命仿真医学智能与手术机器人、汽车结构安全设计、纳米生物医学技术、德语语言与德式思维、3D打印、光学成像与显微、构成艺术之魅力、商务英语、创意首饰设计、智能家居设计入门、体育舞蹈(国标舞)、慧鱼机器人、趣味湿拓画、拼贴艺术再创造、机器人与传感器、光电传感技术、有序创业24步法、5G物联网实践、初识区块链等多个领域。下面为部分课程展示。

刘清侠,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技术大学聚龙学院院长,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表面与界面前沿科学和应用工程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对物质表面和界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基础理论有深刻的研究和见解,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6篇,获美国专利授权27项、中国专利授权20项,部分专利成功得到商业应用,在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
课程:《自然现象的启示与科学发现》,自然界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比如夜晚中斑斓的星空、神奇的池塘中荷叶的超疏水性等。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和科学发现。以表面与界面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课程内容,包括日用的洗发水,洗涤液,护肤液等,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和发现表面润湿的原理和奥秘。

康雁,深圳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医学成像与智能分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电工标准委员会诊断影像设备分技术委员会主席。研究方向包括医学成像、智能计算、医用机器人等。主持开发了中国首批计算机智能辅助软件产品,及“云+AI”临床专科智能化平台。
课程:《生命仿真、医学智能与手术机器人》,生命是世界上最奇妙的现象,其中蕴含了无数精妙的生命机制。人类科学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对生命的好奇和模仿。智能医疗是人类在研究和认识生命机制的基础上,模仿生命机制,激发创新思考,开发智能设备,改善医疗健康水平。

邹永涛,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孔雀计划人才);日本国立爱媛大学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博士后;其先后在日、美、中多个世界顶尖的物理实验室中有过学习/工作的科研经历。
课程:《高压:物质探索的新维度压力》,作为独立于温度和化学组分之外的热力学参数,是探索新物质材料的新维度;利用高压高温综合条件模拟地球内部的极端环境,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的形成与运动规律、成矿成岩过程、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地质灾害的成因等科学问题。

马淦,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孔雀计划”人才。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2015年到2017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任职JSPS特别研究员。近十几年来一直从事机器人研究,在机器人智能感知与系统设计等方向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课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介绍机器人在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的蜕变、智能机器人的定义,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会自动打扫卫生的家用机器人、会打太极的能与人对打乒乓球的仿人机器人、能协助医生做微创手术的医疗机器人、天空作业的空间机器人等机器人讲解。

赵建,深圳技术大学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区块链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主持深圳市新引进高端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课程:《初识区块链》,主要介绍比特币发展背景,原理、及系统设计,比特币如何基于前人工作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数字货币系统;比特币对以太坊发展的启示,以太坊设计理念对比特币的改进等。

刘钏,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交换生,天津外国语大学和德国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技术大学双硕士,曾获2019年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德语组冠军。
课程:《中德文化对比》,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了解外语国家文化的一扇窗户。本课程是面向中学生的德语入门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交际对话,了解德语国家文化,开拓国际视野,并逐步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李蒙,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副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博士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硕士,长期从事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等方向研究。参与过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庞巴迪航空、泰雷兹、华为、中国科研院所等国家机构和公司资助的多个科研项目。
课程:《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应用》, 本课程详细介绍AI,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相关的概念。 在本课程中,我们还讨论了各种热门话题,例如AI的历史,AI的应用,智能代理,各种搜索算法等。从初级阶段开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我们还希望激发学生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众多应用和其他的可能性研究的兴趣。

季涛,深圳技术大学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助理教授,长期担任《大学物理》课程教师,于2008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学》骨干教师称号,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拍摄了《波动光学》和《力学》课程的网上MOOC教学视频,并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公布。
课程:《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半导体材料以及基本器件如二极管、光敏器件、三极管等的电学特点;掌握一些基本元器件的应用,如交流变直流、光电信号的转换等;能搭建基本的应用电路。
数理培优竞赛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五大学科奥赛
技大附中坚持用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精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学校积极开展一系列竞赛课堂教学改革及创新调研活动,寻求提高竞赛质量的切实之法。

章珍—数学竞赛高级教练
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视野的拓宽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项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积极的探索数学的奥秘,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竞赛已然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智勤-物理竞赛教练
本课程为高中物理竞赛课程,是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同学而开设的物理进阶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能够培养出发现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黄俊龙-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高级教练
生物竞赛讲的内容比高中课本深刻,对同学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动物行为学、遗传学、等知识,难度或深度达到大学水平,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自学能力、自控能力、抗挫折能力、耐心和记忆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生物竞赛的意义往往不在于为将来本科奠定基础,而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何露露-化学竞赛高级教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旨在培养人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帮助人们探究自然科学的奥妙,发现科学真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个人的发展更离不开化学。技术大学附中化学竞赛以高中化学课本为基础,不断融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学实验的内容。

熊翔宇-信息竞赛教练
信息学奥赛是五大全国联赛之一,竞赛获奖已经成为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一项重要申请条件。信息学竞赛在培养逻辑思维、升学、就业、读研、科研等方面都非常切实有用。信息学竞赛班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等方面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科学知识以及程序设计方面的能力,并且向竞赛奖牌发起冲击。
足球竞赛课程
通过高中三年的足球技战术训练与理论学习,让同学们在各级别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将他们送入各自理想的大学。

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深技大附中在校内和校外建立农业劳动基地和工业实践基地,附中学子可以在学校专门为大家开辟出的楼顶农场栽种劳作,一边是书声琅琅,一边是瓜果飘香!

高考日语课程
深技大附中特开设日语课程,由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为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更多高考选择,为对日语感兴趣或有计划留学日本的同学助力腾飞。
在创新课程建设体系上,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下定决心坚持在基础教育阶段走出一条首创性、标志性的改革之路,走出一条深圳基础教育先行示范探索之路。
来源 | 校教务处
供稿 | 刘学龙
图片 | 庞凯元
编辑 | 熊翔宇
初审 | 郑淇予
再审 | 尹有存
终审 | 田祚鹏